近期新闻 https://m.touzitop.com/cyjm 上市公司研究院特稿,未经同意禁止一切媒体转载,包括友商,本文不构成投资决策。 精华摘要: 1、汽车电动化符合全球绿色减碳发展道路,动力电池将受益于汽车电动化大趋势,发展前景巨大,动力电池相关的各种原材料都处于很好的景气度。 2、短期来看,电解液是锂电池供应的卡脖子环节,2020年下半年以来产品量价齐升,2021年相关公司业绩有望保持较高增长,具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3、今年6F供需紧张,电解液价格也水涨船高,有6F自产能力甚至积极扩产的电解液厂商,将充分受益于电解液量价齐升。 4、预计五年内固态电池难以大规模推广,投资者不宜过分担忧电池技术路线对电解液行业的影响。 5、在电解液企业投资方面,紧跟动力电池行业景气度,在景气上行周期,紧抓市占率领先的头部公司,享受产能扩张与价格上涨带来的戴维斯双击机会。 全文: 锂电池行业苦电解液紧缺久矣。 2021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暴涨,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走强,从2020年7月最低7万元/吨,涨至今年6月初突破30万元/吨,时隔一个月后,如今已突破40万元关口。上一轮六氟磷酸锂的高景气周期是在2015年-2016年,当时六氟企业盈利达到历史峰值,毛利率在45%以上,六氟价格也是从2015年年中的不到10万元/吨达到了2016年历史最高峰42万元/吨。 上一轮六氟磷酸锂丰厚利润吸引众多厂商大幅扩产,新入局者也不少。2017年随着新增产能逐渐释放,同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出现六氟磷酸锂供大于求,价格一路走低,从2017年初最高的接近40万元/吨一路下滑,20年年中跌至7万元/吨左右,跌到成本线左右,不少企业已经无法实现盈亏平衡,不得已退出产能。 目前六氟磷酸锂企业同样疯狂扩产,6月永太科技、天赐材料公布了各自10倍产能的六氟磷酸锂等电解液材料扩产计划,7月16日多氟多公告了一个十倍产能的扩产计划。巨头们扩产计划引起了市场对未来六氟价格的担忧后。 近日,固态电池再次引起业内热议。一是报道称在东京奥运会上开幕式上,丰田将展示其最新的固态电池技术以及搭载固态电池的汽车。二是宁德时代计划在7月发布一款以“钠离子”命名的固态电池。上一次是今年1月份,蔚来汽车在发布会上抛出王炸“蔚来固态”,引起业内震动,A股电解液、隔膜等概念股也受到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固态电池可以解决液态电解液锂电池续航短、安全性差等问题。随着全球车企和动力电池厂商的加速布局,锂电池行业可能将掀起动力电池赛道的新一轮竞争。 随着,六氟企业不断扩产,六氟等原材料是否会出现供给过剩?六氟磷酸锂价格还能否维持在高位?六氟企业业绩是否会受到影响?下半年投资者如何抓住电解液投资机遇?在固态电池军备竞赛愈演愈烈背景下,目前锂电池行业会受到怎样冲击? 针对上面问题,网易上市公司研究院特邀金鹰基金进行解答: 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电解液供需紧张 目前全球电动车销量渗透率不到5%,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各国政府和车企都制定长期规划进行汽车电动化转型,我们看好电动车的发展前景。中长期来看,汽车电动化符合中国以及全球绿色减碳发展道路,动力电池将充分受益于汽车电动化大趋势,发展前景巨大,动力电池相关的各种原材料都处于很好的景气度。短期来看,电解液是锂电池供应的卡脖子环节,2020年下半年以来产品量价齐升,2021年相关公司业绩有望保持较高增长,具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电解液是锂电池的四大材料之一,1kWh电池需要1-1.5kg电解液,对应价值量70-105元。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储能需求快速增长,2025年锂电池需求将有望突破1TWh,电解液市场空间可能在500亿元以上。 六氟磷酸锂供需紧张,头部厂商量价齐升 电解液厂商的竞争优势一是来自技术配方,电解液厂商与电池客户长期合作、定制开发,并提供添加剂,特别是动力电池追求高能量密度,使用高镍正极材料越来越多,对配套的电解液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二是来自原材料成本,一线的电解液厂商自行生产溶质、溶剂关键原料,降低原材料成本、保障供应链安全。 电解液的主要溶质是六氟磷酸锂(以下简称6F),质量占比10-15%,成本占比30-45%。6F属于高危易爆化学品,建厂的环评审批难度大,扩产时间1年以上,所以6F是锂电池材料里产能约束较大的一环。历史上6F价格曾有两轮大周期:(1)2015-2016年6F价格从10万元/吨以下涨至40万元/吨以上,2016-2020年逐渐降至10万元/吨以下,行业被充分出清;(2)2020年下半年以来,6F价格重新上涨,目前散单价格已达到30-40万元/吨;今年下半年锂电池需求进入旺季,新增产能在四季度才逐渐起量,供需将进一步趋紧。6F行业经历2016-2020年下行周期,竞争格局趋于集中,前三家产能已占全球一半以上,未来新增产能也来自它们。 6F行业周期也带动电解液行业周期,因为电解液定价主要锚定6F价格,电解液行业市占率领先公司的毛利率在2016年超过40%,而在行业低谷仅有20%多,2020年又恢复至30%以上,反映了产品价格2016年见顶、2020年见底回升的周期,周期特点较明显。与此同时,电解液行业集中度提升,2016-2020年前四家厂商市占率从50%以下升至65%以上,龙头公司的市占率从20%左右升至近30%。今年6F供需紧张,电解液价格也水涨船高,有6F自产能力甚至积极扩产的电解液厂商,能够保障6F供应充足、成本不变,业绩充分受益于电解液量价齐升。 5年内不必过度担忧固态电池对电解液影响 新型添加剂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的热稳定性、电导率高于6F,能有效提高锂电池的耐候性、循环寿命,可以配合6F添加使用。LiFSI最早只有日韩两家企业实现量产,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具备量产产能,但产业仍在发展初期,产销量仅有千吨量级,价格40-50万元/吨,远高于6F。未来随着LiFSI技术成熟,价格有望下降,渗透率大幅上升。率先实现LiFSI大规模低成本量产的电解液厂商,将掌握技术优势,享受LiFSI的高利润率。 今年初有新能源车企提到明年固态电池装车的计划,引发市场对电解液发展的担忧。固态电池分为纯固态和半固态两类,目前固态电池初创企业主要选择半固态技术路线,采用凝胶状电解质,仍然包含电解液成分,只是溶剂用量有所减少,电解液厂商可以转为供应电解质材料。而且,半固态电池技术并不成熟,产品性能和成本无法与现有锂电池相比,预计五年内难以大规模推广,所以投资者不宜过分担忧电池技术路线对电解液行业的影响。 紧抓头部公司,跟踪技术进步 在电解液企业投资方面,我们建议紧跟动力电池行业景气度,在景气上行周期,紧抓市占率领先的头部公司,享受产能扩张与价格上涨带来的戴维斯双击机会。 具体来看,投资头部公司的优势有:一是客户结构优异,与头部电池厂紧密合作,技术积累丰富,跟随大客户成长。二是成本优势大,主要通过上游一体化方式,自主生产6F、添加剂、溶剂等关键原料。三是技术升级快,在新型添加剂上布局较早,新产能释放较多。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