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网清洗机 7月11日晚间,北京地区开始迎来今年以来最大最漫长的暴雨天气。而飞机航班必然会受暴雨影响,延迟或直接取消,其中7月12日北京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都调减了数百个航班班次。
恶劣天气影响我们的出行计划是无法改变的,但在此情况下如何减少损失,甚至薅一把羊毛?相信有朋友会想到“航班延误险”,如果放在以前,的确可以。但最近保险公司纷纷降低了延误险的理赔额度,羊毛恐怕再也薅不到。
据中新经纬采访,杭州某互联网公司员工周翔(化名)计划13日到北京出差,看天气预报北京的暴雨有可能仍会持续,所以临时决定买航班延误险。据周翔介绍:“我是13日晚上六点多的杭州飞北京的航班,有朋友告诉我北京这两天下大雨,13日航班延误的可能性极大,建议我买航空延误险。朋友还告诉我,经常出差应该办航空公司的白金卡,这样延误一次可以赔1000元。”而且,周翔一口气买了4份延误险。
但通过保险查查APP查询发现,目前大多数航班延误险的理赔额度降到非常低的水平,比如众安的国内延误险保费25元,最高理赔额只有66元。38元保费的国际航班延误险,只有延误3小时以上才能获得300元理赔。这样算下来,国内航班的就算买4份延误险又如何?延误了,理赔可能都不够一顿饭钱;没延误,要倒贴进去100元。 还有部分保险打出“延误10分钟即赔”卖点,10分钟是大概率事件,看起来赔率高的很,但理赔金额却一言难尽。比如天安财险某航班延误险热销版分为10元款、28元款。以10元款为例,起飞延误10分钟(含)以上起赔,保额为1元;起飞延误10分钟-4小时(含),每增加延误10分钟(含)多赔付1元;起飞延误4小时-6小时(含),累计赔付50元;起飞延误6小时以上,累计赔付100元。也就说,半天以上重大延误,10元款也只能拿到100元理赔。我们知道,除非极端情况一般不会有6小时以上的延误,要想拿回本钱,至少延误100分钟才可以。 综上可见,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不仅是赔率有多少,而是就算拿到最高理赔,66元、100元这样的数字也感觉像是在侮辱人,并没有什么卵用。
此外,有的航延险还提到,航班抵达延误、航班取消、返航、备降不在保障范围内,这让拿到理赔的几率变得更小。总而言之,如果你使用保险查查APP去看这些延误险的理赔条件与规则,估计也不会再有兴趣投保。 那么,为何保险公司变得如此抠门,让延误险形同鸡肋?这其实与近些年来个别群众利用延误险规则,大肆薅保险公司羊毛有关。特别是在去年6月,南京出现了一例广受争议的法治伦理案件,女子因频繁购买延误险获赔300多万,被保险公司以诈骗罪为由报警,并被抓获判刑。
据了解,这名李姓女子从2015年到2020年6月期间,从航班延误险中看到了赚钱了机会。李某曾经有过航空服务类的工作经历,所以对飞机航班与延误险规则有较深的了解,于是她充分收集、分析了各飞机航班延误的概率与时间,计算获赔概率。 然后通过从亲朋好友借来20多个身份照、护照号,用来大量购买延误概率高的飞机班次的机票,一张机票可以附加多份延误险。如果晚点获赔了就可以赚到钱,比如一份40元的延误险,一般赔偿金额在400到2000元不等,极端延误状况甚至可以拿到8000元保险金。当然,如果没有晚点,那么购买机票的钱就是损失,毕竟李某买的机票根本不会有人去真的乘坐飞机,没有晚点就会亏损赔钱。 据警方统计,在5年间李某成功获赔近900次,拿到300多万的理赔金额。但是这一频繁的行为被保险公司报了警,李某也因为诈骗罪被警方抓获。 有网友认为李某没偷没抢,凭本事赚钱。而保险公司输不起便开始耍赖,既然自己白纸黑字把条款写在合同上,就应该认真履行,不论李某是不是真的去乘坐飞机了,还是就为赚钱才买机票买保险,只要符合条款条文就是正当的,就应该理赔。而且,没有任何文件规定不能用亲朋好友的信息买机票,不能专选延误概率高的航班并配保险,也没有任何法律规定规定买了机票就一定要去乘坐,不坐就是违法。 也有网友认为,李某的购买延误险的动机不良,而且她使用了他人的身份证信息,是在他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买的机票与保险,行为上就是在诈骗。而南京警方的行动,显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不论李某与保险公司的行为谁更有理,但这个事件让保险公司重新审视了飞机延误险的产品设计,毕竟保险公司卖保险要盈利,赔钱的保险自然会被砍掉。于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多数航班延误险,都提高了理赔门槛,降低了理赔金额。像李某薅保险公司羊毛的情况可能不会再出现,但这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航班延误险分摊风险的能力,变得可有可无。更多新鲜保险案例、查询保险产品详细信息,欢迎访问保险查查APP。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