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米供求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西渭融合加速 关中平原城市群相继发力

2021-06-20/ 粒米供求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继富阎产业合作园区之后,西安和渭南的融合发展又有了新的举措。日前,西渭东区合作共建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渭
牛皮纸包装袋

  继富阎产业合作园区之后,西安和渭南的融合发展又有了新的举措。

  日前,西渭东区合作共建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渭南市举行。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远,渭南市委书记、市长王琳见证签约,并为“西渭东区管理委员会”揭牌。

  据了解,西渭东区由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主导建设,在原高新东区的框架和基础上,打造集文化创意、绿色康养、休闲度假、文化旅游为一体的高品质区域发展样板区。

  长安大学城市研究所荣誉所长、教授王圣学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渭东区是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机遇下,渭南和西安以产业合作为主的经济板块,加快西渭融合发展,可以借助周边形成合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渭融合加速

  “一带一路”建设使西部地区由开放的大后方,变成开放的前沿,关中平原城市群以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肩负着引领西北地区,推进西部大开发历史重任。

  而西安和渭南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的节点城市,打造西安与渭南经济一体化协同格局,备受社会的关注。事实上,近些年来,西安和渭南在强化市域协同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2013年,西安与渭南正式签订《关于加快西渭融合发展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从基础设施对接、搭建项目投资平台、密切商贸物流金融合作、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10个方面加强战略合作。

  2017年,西安市与渭南市签署《建设富阎产业合作园区框架协议》,由西安、渭南两市合作共建富阎产业合作园区诞生。

  在富阎产业合作园之外,西安和渭南还在联手谋划西渭东区。日前,西渭东区合作共建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渭南举行。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远,渭南市委书记、市长王琳见证签约并为“西渭东区管理委员会”揭牌。

  “自2013年西安和渭南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强化市域协同、创新引领、区域联动,西渭融合新实践取得积极进展。此次西渭东区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西渭市场化、同城化、一体化发展迈入新阶段,必将推动渭南工业倍增、产业兴城、追赶超越实现新的更大突破。”王琳表示。

  王圣学认为,渭南虽然紧邻西安,但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三门峡水库的修建使得渭南成为淹没区,在计划经济时代布置的大中型企业比较少,三线建设的时候安排的企业也比较分散,而西安发展最大的问题是用地非常紧张,虽然西安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千米,但是真正能够利用的土地只有4000多平方千米,有50%以上的土地是秦岭山区,蓝田县、周至县、鄠邑区、长安区等地方的土地都不适宜开发利用。因此,西渭东区的规划建设,对于西安和渭南双方都有积极的影响,会带动西安的资金、技术、产业等向渭南的转移,促进经济的发展。

  “西渭东区作为一个产业合作为主的经济板块存在,只要渭南方面态度积极,在人事安排、管理权限不争权夺利、斤斤计较,该区域发展就有前途。”王圣学表示。

  曲江主导

  西安和渭南同处关中平原,渭河流域,从地缘上看,西安市临潼区、港务区、阎良区等区域与渭南市的临渭区、高新区、富平县等紧密相连,甚至部分地方的实际边界线与国家的行政边界线之间存在部分误差。

  2020年渭南市第二批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中有一地块位于高新区西侧,与临潼区相邻,经临潼区与渭南市共同指界,确认该地块实际所有权为渭南高新区,但在国家数据库中,该地块部分属于临潼区政府,造成该地块无法报批,致使土地无法使用,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

  按照渭南市华州区政府此前发的布《关于对西渭东区国土空间进行规划管制的通告》,西渭东区规划范围东至石堤河,西至赤水河,南至南塬,北至老西潼公路。《通告》要求,规划区范围内所有耕地一律禁止采石、采矿、取土、建窑、建坟、建房等;禁止建设农业设施,抢建临时建筑等;所有房屋禁止加盖,扩建和改建。并且强调,规划区范围内所有地上附着物、构筑物已全方位录制视频影像,作为证据保全。

  西安某高校教授表示,西渭东区设立后,上述土地管理问题迎刃而解,不用再更正渭南市和西安市之间错误的行政边界线,从而为西渭东区赢得了秩序上的稳定。

  对于西渭东区的主导产业规划,2021年华州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支持建设西渭东区。在原高新东区的框架和基础上,由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主导建设西渭东区,打造集文化创意、绿色康养、休闲度假、文化旅游为一体的高品质区域发展样板区,是把华州建设为渭南主城区的合作新模式、发展新动能。

  据了解,2002年以来,曲江新区先后建成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国际会展中心、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伴随着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这些重大项目配套的上下游产业也被激发出了重大潜力与活力,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使得曲江经济快速发展,更是成为了陕西地域文化产业集群重要的符号和助推器。

  “曲江在开发文化旅游方面有成功的经验,还代管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楼观台、法门寺、西安城墙等区域,有曲江新区主导西渭东区的开发建设,速度快一点,效果好一点、问题少一点。”王圣学表示。

  服务关中城市群

  2018年,经国务院同意,两部委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要以“向西开放”为战略支点,将其建设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自此,关中平原城市群正式上线,成为西北地区经济提能的重要增长极。

  为加快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陕西省发改委印发实施了《2019年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行动计划》,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计划、交通互联计划、产业互动计划、资源开放行动计划、服务共享行动计划、污染共治行动计划、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进一步为城市群产业协同搭建了有效的顶层协调机制。

  “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肩负着引领西北发展,加快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历史重任,但是相对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为代表的重要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区域竞争力明显不足。”王圣学表示,富阎新区(富阎产业合作园区)、西渭东区的的规划建设,可以借助周边形成合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专家表示,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各城市产业分工错误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中心城市经济集聚和辐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不过存在中心城市发展较快,忽略了与其他城市协调的现象,“西安作为都市圈的中心特大城市,在都市圈发展中一枝独秀,其他城市却发展缓慢,规模普遍偏小,这种现象形成了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中的严重断层,影响西安都市圈的协调发展。”

  根据陕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陕西省常住人口3952.9万人。其中,西安人口总量达1295.29万人,比2010年增加448.51万人,增长52.97%,占全陕西省人口比重32.77%。

  同时,2020年,西安GDP突破万亿,也成为西北首个GDP破万亿城市。

  上述专家也表示,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机遇下,渭南作为西安“西拓”版图中枢地带,加快西渭融合发展,可以提升西安城市能级,增强对城市群龙头带动作用构建产业协同体系。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