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家庭、成绩、兴趣等等都是每一位孩子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对于每个家庭而言,孩子的学习、健康以及衣食住行都是牵动全家心情的头等大事。其中,关系着孩子成长与未来发展的教育问题,更是让家长们牵心挂肠。那么,孩子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又该如何呵护好孩子的成长?这是家长、老师以及学校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掌门教育语文教师董老师看来,教育的过程就跟做陶艺一样,学生就像最初的泥坯,需要家长和老师用心雕琢,最后才能成为艺术品。作为一名拥有五年教龄的资深教师,董老师现已累计带过3000+学生,关于师生关系董老师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董老师表示,师生并不是单纯的你听我讲,而是要相互成就,相互成长。
作为主攻初中语文的老师,董老师懂古文、懂传统,也懂学生,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懂夫子”,曾经更是创下了为学生提高80分的“战绩”。在董老师的课堂中,他遇到过很多学生,但说起他教学生涯中最令人头疼的学生,还是要属那个语文最开始只考了30分的孩子。 那个学生刚来董老师班上的时候,150分的语文卷子,这个孩子只考了30分。在后面一次次的接触中,董老师发现,这个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关键在于是他对待学习的态度敷衍草率。一篇课文背三个小时,但最后这个孩子却一句话也背不下来。多年的教学经验让董老师明白,对待这个明显偏科且学习动力不足的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才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获得孩子的信任。 面对这个语文考30分的孩子,董老师以共同兴趣为抓手,通过一次次的交流,董老师逐渐与孩子建立起信任的桥梁,并根据这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制定了专属的教学方案。由于这个孩子基础知识不是特别好,董老师放弃了纷乱复杂的课外阅读,从基础知识重构开始,带着学生一点一点地“吃透课本”,将每个知识点抽丝剥茧,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慢慢地,这个孩子的语文成绩从30多分提高到了100多分,同时也让他提起了对语文学习的信心与热情。董老师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看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比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力,从而真正形成‘学习力’。” 教育两字重千钧,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最直接的执行者,每一位掌门教育的老师都时刻牢记着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对于每一位掌门教师而言,教育都不轻松,但每当看到孩子重新燃起的对学习的信心与热情以及孩子每一次的成长和进步,他们就充满了和孩子一起前行的动力。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