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联信息网 你应该试着反思一下你是怎样参与到这个依赖体制中来的。只有当你认清了自己在这个相互作用的体制中所扮演的角色,你个人的健康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整体的女性健康才能得以改善。看看下面所描述的这些关于女性的文化态度是否也束缚了你自己。这将有助于你对自己身体和健康问题的认识。 信条一:疾病是敌人 依赖体制是这样一个社会,它要么是在准备战争,要么是在恢复战争创伤。这种社会把破坏与暴力的价值置于发展与和平之上。如果我们承认一个社会在某个事物上的投资是评价该事物价值的一个标准的话,那么我们只要看一看我们社会在防卫方面的投资就不难发现我们的社会更关心什么。 事实上,这个社会每分钟内花在武器上的资金可以为2000名营养不良的儿童提供一年的食物。而一辆军用坦克的价格可以建造能供30,000名学生上课的教室。 与此相应,医疗机构在描述我们的身体时,不是心平气和地将它看作一个与健康息息相关的自然系统,而是把它视为一个军事地带。军事化的隐喻在西方医疗用语中极为流行。疾病,一个肿瘤,就是一个“敌人”,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加以消灭。一种病情很少被视为一种信号而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种即使是用以保持身体平衡的免疫系统,也要用军事化的术语加以描述:该系统是用来杀灭淋巴细胞的。最近,在我们中心举行的一次病毒会议上,一位无线电专家如是说:“我们向该地区(此处指骨盆)发射的炮弹没有能够杜绝病情的发生。” 我认为,现代医学在治疗过程中对药物和手术的偏爱乃是富有侵略性的男权制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种近似于吸毒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又引发新的疾病。与药品、化学疗法与放射治疗这些“重武器”相比,那种自然的、无毒的治疗被认为是低效的。 曾被反复研究,并被证明疗效显著的非药物疗法、自然疗法,则完全被忽视了;提供全面护理的治疗则遭到了否定;成效卓著的研究同样得不到重视。被弃之不顾的一个经典例子是——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对祈祷之作用的研究。这种研究确实有双重的盲目性:不论是医生、护士还是病人都不知道是在向谁祈祷。 但同样是在做冠状动脉治疗的一组病人当中,那些被祈祷者所祈祷的病人很少丧失信心,很少需要做心脏起搏和人口呼吸,也很少被感染,很少使用利尿剂,而那些不被祈祷的病人情况则要糟糕得多。 如果一种药物有如此奇效而不被使用,那一定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正因为祈祷有上述诸多好处,且没有任何副作用,所以一位真正的科学家对此孜孜不倦并试图做更深入的研究。然而伯尼·西格尔博士在医院休息室的公报栏中贴出自己的成果后仅几个小时,他的一位同事居然在第一页上赫然写下了“狗屎”两个字。 在依赖体制看来,身体比心智卑贱,因而身体要受理性统治。这种体制经常教导我们不要太在意疲劳、饥饿、不适以及治疗和营养的需要。它还引导我们把身体看作一个敌人,尤其当身体传递出一些我们不太愿意聆听的信息时,更是如此。 这种文化经常会把身体这个信使连同它所携带的书信一起杀死。但无论如何,我们的身体仍是我们拥有的最好的健康系统——假如我们知道如何聆听身体传达的信息的话。 信条二:医学万能 医疗系统向来被认为是健康的保障,一旦我们对身体和健康有了怀疑,我们总习惯于向医生求助。我们已经被灌输了一个医学神话——医生比我们更了解我们的身体,应当由专家来主持治疗。 当我询问对方身体出了什么毛病时,女性们有时竟会如是回答:“应该是你来告诉我——你是医生!”对此我已不感到奇怪。对某些女性来说,医生就像丈夫、神父一样,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其实任何一个女性比别的任何一个人都更了解自己。女性对自己的身体与自己的判断总是持一种矛盾心态,这往往会变成一种心理影响。 比如,最近,一位妇女就对我说:“我不相信医生,也不喜欢吃药,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去看医生,还是要被送去接受检查。我向一个又一个医生请教,而他们毫无例外要么给我药,要么为我做手术,这实在让人忍无可忍。”更有甚者,她们干脆拒绝别的选择,而坚信只有药物与手术最为可靠。 总之,绝大多数女性已经被训练得只会向外部世界寻求答案。毕竟,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在所谓的专家面前,个体的意见总是被怀疑、被蔑视。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如果没有坚实的外在的帮助,要想改善并维持健康,是很难被尊重、被鼓励的,甚至于根本就不被承认。 作为一名医生,我也曾经被训练成一个专制的、无所不知的专家。反之,就病人来说,则习惯于认为医生乃是健康行为的典范。比如,我的病人在耽误了一次巴氏涂片检查后,通常会认为我要向她们大发雷霆,而事实上,我本人就很少做这样的检查!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50%的医生自己没有私人医生——而这恰恰是所有的医生都会送给病人的建议。20%的医生不进行身体锻炼,7%的医生承认自己饮酒过度,50%的女医生甚至不进行每月一次的乳房自我检查!然而人们居然会普遍地将自己的身体交由这些恰恰是非健康生活之样板的人去掌管! 医学只关注病理,科学家很少对健康者进行研究。如果一个顽症或绝症患者在经过严格的医学检查并被宣判无法救治之后,居然完全康复了,那么,专家们不是去研究这些病人何以康复,而是去反思自己的诊断在哪里出了毛病。在卫生学校时,我曾护理过病人与死者,我学习了有可能出错的各种情况。 我学习了预防各种事故的办法及应急措施。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我被告知,任何一个医疗过程,任何一次分娩,都是需要“慎重的诊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酿成灾难。医生们从来不曾怀疑过这种训练的合理性。事实上,医生们带进产房的恐惧和紧张会加重产妇的焦虑,并使体内的激素分泌失调,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缓解,那么过重的心理压力最终会使难产和剖腹产的比例大幅上升。 我们的文化及其医疗体系笃信技术和实验可以拯救我们,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被控制、被量化,只要尽可能多地进行实验,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数据,从而使我们有能力进一步改善健康状况,根治疾病,并且生活得越来越幸福。我们还相信只要不吝惜“金钱”,就可以买回我们想要的一切答案。于是,我们又一次忽视或者说怀疑了我们的内在引导系统以及我们自身的恢复能力。 如果医生对某种病理不太有把握,他就会进行大量的实验。他们被告知,对没有把握的病情进行处置是不允许的。对医生来说,从实验中获得的信息、数据越多,他们的诊断就越有信心,尽管有些时候他们对信息、数据的信任本身就尚待证明。 而就病人而言,同样,如果医生不能给出确切的诊断,他们就会忧心忡忡。他们希望对病情有一个准确无误的了解。比如,一个生殖器疱疹患者希望知道这样一些问题:“我是如何染上这种病的?”“我怎样才能知道我没有传染给别人?”事实上这些问题根本就不可能有绝对准确的答案。 信条三:女人的身体原本就是不正常的 正因为在依赖体制下,一切以男性为标准,因此许多女性在观念深处都相信自己身体的某些地方一定“出了差错”。她们相信自己身体的许多方面必须被控制,她们相信自己的体味和体型惹人讨厌。 社会观念迫使女性相信自己的身体在根本上是不洁的——因此需要在监视下不断地“净化”,以免“犯罪”。女性体内的脂肪天生要比男性的多,随着最近几十年中营养状况的改善,今天的女性也比她们的母辈和祖母辈更高大一些。按照我们的文化观念,标准的女性体重应该比美国妇女平均体重轻17%。难怪在厌食症患者中,女性是男性的十倍,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上升。 对女性身体的这种污蔑使得许多女人对自己的身体及其发育过程既恐惧又厌恶。比如许多女人从来没有触摸过自己的乳房,她们也不想知道自己乳房的触觉反应,因为她们担心会有某种东西被发现。她们大概认为触摸乳房是一种罪孽,在她们看来,这无异于手淫,因为乳房是男人表达性欲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女人已经完全地把自己的身体献给了男人。 医务工作者和女性自身都把原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月经、更年期、生育等看作是需要治疗的对象。从很小的时候起,女性就深信自己的身体内潜藏着许多行将爆发的事故,这种信念使得女性把自己的未来与自己的身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的身体实际上从我们出生之后不久就被“医学化”了! 我们的文化对所有的自然现象都充满恐惧:出生、死亡、病愈,甚至活着。几乎每天我们都被教以恐惧。我大女儿七岁的一天,她和她的爸爸到我们家的后园里去砍树枝,突然,她大哭着跑到了屋里,手指上滴着血,原来她被草叶划破了手指。我非常冷静地用凉水洗净了她的手指,发现只是划破了一点皮。她抬起头,看着我,嘴里念着我教给她的一句非常有意义的格言:“在你害怕之前,你并没有受伤。” 由于我们的文化崇尚科学,认为科学乃是最“客观的”,因此我们也都认为凡贴着“科学”标签的事物都必定是真的。我们笃信科学能够帮助我们,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科学乃是一种文化结构,正如近年来它自身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其中充斥着依赖体制的所有偏见。事实上根本就没有哪个事物是绝对客观的数据。 我们相信这个研究结果而否定另外一个,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文化偏见。而且所有的人都概莫能外。“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偏见。”在一次医学会议上,一位与会者曾这样说,“人类的大脑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器官,它的功能就是对所有的新观念产生抗体”。 许多关于女性的常规医疗尤其缺乏科学根据,只是偏见的产物。至于这些偏见,则完全有违于身体与生俱来之智慧以及完善自身的力量。这些程序有很多源于代代相传的有关女人的情感判断。分娩经常要做的外阴切开手术(切除阴道与直肠之间的细胞组织,这样毫无根据的做法被认为是给胎儿的脑袋提供更大的空间就是一个例子。 最近的研究已表明,外阴切开手术增大出血量,加剧疼痛,并且还要冒骨盆被长期损害的危害。对此一些助产士们已经议论了许多年,然而临床中这种手术仍然在运用,其原则仅仅是因为医生们确信这样做可以“保护”盆骨不受损伤。只是最近几年,产科医生们才开始对这种例行程序的合理性产生了质疑,因为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手术只有坏处,却没有任何好处。 【本文节选自《女人的身体女人的智慧》,作者:克里斯蒂安·诺斯鲁普,有删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