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米供求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政策加码农村消费挖潜提速

2021-05-04/ 粒米供求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4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聚焦农村消费,部署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流通畅通和农民收入、农村
赚钱

  4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聚焦农村消费,部署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流通畅通和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双提升。

  从会议透露的整体工作方向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支点的背景下,将多措并举,拉动农民收入,激活农村消费。

  农村消费潜力巨大

  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已是重中之重。如何提升消费能力、释放消费存量、推动消费增量,这些问题是未来中国经济的“必答题”,也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需要更好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要义。

  超大规模市场在哪?城市人群自不必多言,长久以来对城市消费的挖掘从未停歇,而在中国庞大纵深的市场层级上,坐拥数亿人口的农村市场则是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新兴力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特别提到,要全面促进农村消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978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7.6%。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495元,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039元,增长2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1%。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把县域作为统筹农村商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支持改造提升县城商业设施,促进县乡村商业网络连锁化。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建设购物、娱乐、休闲等业态融合的商贸中心。发展新型乡村便利店。

  同时,要鼓励企业开发适合农民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支持乡村民宿、休闲农业等发展,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

  畅通流通网络“大动脉”

  释放潜力有何阻碍?畅通流通网络“大动脉”,打通城乡流通“微循环”,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虽然中国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但就当前而言,农村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流通网络布局不够完善,双向流通渠道和机制不够顺畅,商品与服务消费供给不足,“最后一公里”“最先一公里”等问题还很突出,农村流通渠道信息化程度较低,且冷链物流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系统化、规范化、连贯性的运作。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快推进农产品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支持建设产地专业市场,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促进农户与市场有效对接。发展农资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因地制宜发展冷藏保鲜、加工等服务。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会议还强调,要完善对县域商业设施建设的用地、金融等政策支持。将县域商业设施、农产品产地流通设施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投入保障范围,对鲜活农产品运输给予快捷通行、车辆通行费用减免等支持。

  要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行为。会议强调,要抓紧清理各领域不合理规定,严禁乱罚款。

  此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补齐农村消费短板弱项时也表示,要完善农村流通体系。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到村物流站点建设,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推动大型骨干流通企业下沉农村市场,促进流通网点融合,支持乡镇商贸中心建设。

  “从这次给出的工作部署方向来看,可以用‘上下发力’来形容。”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说。

  他解释道,“上”是要让农村的产品能卖到城里去,更好地与市场对接,实现供需匹配,这是在给农民创造收入;“下”是要让城里的市民来到农村消费,而城里的产品和服务要通过畅通的渠道来到农民身边,提高农民的消费品质,这是在扩大农村消费。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则表示,未来应以农资、消费品等商品流通的供销高效衔接为导向,疏解渠道堵点、补齐渠道短板,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打造循环高效的农村流通渠道,实现农村商贸流通体系降本增效。

  多重障碍待解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网络零售、农村电商显然能发挥更大作用。

  近日,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发布的《网络促进农村消费研究》报告显示,网络零售通过农产品上线促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增强了农村消费能力;网络零售通过搭建物流网络和提供更多消费选择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增强农民消费意愿,最终形成了网络零售促进农村消费的闭环。

  调查显示,目前,电商基本上已覆盖全品类农产品上行。通过农产品上行业务销售最多的品类是水果、粮食、肉禽蛋,占比分别为25.97%、22.08%、20.78%;其次是加工食品、蔬菜、水产和菌菇类等。同时,数据表明,农村居民通过农产品上行业务每增加1万元收入,将带动消费支出增加3528元,其中,线上消费支出增加1131元。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认为,网络零售同时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促进农村消费,助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但《网络促进农村消费研究》报告指出,当前网络零售促进农村消费还存在四大障碍。

  一是农村物流基础设仍不完善。乡镇公路建设仍存在问题;配送仍存最后一公里难题;售后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

  二是农村对网络零售认知水平不足。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周晋竹表示,一些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对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慢,而且长期以来已形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习惯,对网络存在不信任。

  三是农村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假冒伪劣产品多限制消费;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频现。

  四是基层消费维权体系不健全。当前的网络消费维权体系尚未针对广大农村地区设置符合农村适应水平的维权办法,无法有效保障农村消费者因为网络消费而带来的利益损失,致使其进一步失去对网络消费的信任,对在农村地区进一步开展网络零售促进农村消费造成了更大的障碍。

  报告建议,加大农产品上行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网络零售认知水平、不断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健全基层消费维权体系,构建顺畅高效、有序合规、放心安心的农村网络消费环境和农产品供给体系,促进强大国内市场形成。

(文章来源:城市金融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